再生聚(PP)工藝流程
PP大部分來自日用品較多,塑料盒、腳盆、水桶、淘米簍、塑料椅、凳、編織袋以及其它包裝編織布、打包帶等。
首先把各種料的顏色分開,因為分開會使用戶方便,價格也可以提高。
帶水粉碎沖洗,到甩干機甩干余水,然后進行曬干裝袋。用拌和機拌和并加點顏色和助劑。
塑料機進行上車造粒,但造粒溫度不可太高,容易發脆,所以一定要注意溫度。
水冷切粒,要標準3X4mm,否則再好的料出來的外觀也不好看、不標準。
廢舊塑料再生處理設備終產物用途:
燃料油(45%-55%)
1. 作為燃料賣至水泥廠、玻璃廠、陶瓷廠、發電廠、煉鋼廠、鍋爐廠等。
2. 用于重油發電機發電。
3. 脫色除味設備將燃料油深加工成柴油。輪胎柴油可用于卡車、拖拉機等。
炭黑 (30%-35%)
1. 制成球狀炭黑、炭黑煤球,用于加熱燃燒。
2.研磨至N220、N330、N550或N6660,用于輪胎制造行業。
3. 加工成色母,賣至塑料行業。
廢塑料的回收給生活和社會帶來了怎樣的變化呢?前景如何呢?
廢品的回收和利用,已經成為回收行業的重要課題。廢棄塑料制品的回收利用,改變了過去傳統的填埋和焚燒處理方法,現在使用的復用、降解或分解工藝,不僅可以保護環境、節省能源,長遠來看也符合經濟的發展。
廢舊塑料的回收利用有著非常廣闊的領域和前景,目前,有很大一部分用來制作房屋隔音材料,其制作工業也較為簡單。先將廢舊泡沫塑料被粉碎,經過紅外線照射并加熱,待其體積減少到1/20以下后與特殊的水泥相混合,制成“米花糖”狀的建筑材料。據了解,這種建筑材料的消音效果平均為60%,對于某些頻率的噪聲,此類隔音材料的抑制效果甚至可達到90%以上。目前這種材料現已被用作發電站隔音設施的墻壁和天花板,并取得良好效果。
廢舊塑料的再利用目前在市場上還有一部分應用于制造輕質屋面保溫材料和制造防水卷材。用廢舊塑料生產的屋面保溫材料成本低,保溫性好,用廢發泡聚制造的輕質屋面保溫材料使屋內冬暖夏涼。防水卷材其傳熱系數、抗壓強度均較好,保溫性能可達到黏土磚墻厚95cm的保溫效果。屋面使用時于板上抹一層水泥砂漿,以水保養,再用瀝青汕氈做防水層即可。
但現在由于回收的廢舊塑料品種繁雜,不易分類,另一方面清洗困難,導致廠家積極性不高,目前有兩種解決方法。限制生產多組分的塑料制品和提高分類收集、分撿水平。如以往為了保護瓶內的果汁等飲料免受紫外線照射,生產廠家會使用藍色及綠色塑料瓶,目前認為合理地解決紫外線照射的辦法是,將透明瓶全部用標簽覆蓋,在標簽上留有縫紉機般的小孔以便輕松剝下。此外,分撿是決定材料復用經濟性的重要因素。目前國外分撿技術發展很快,很多自動化分撿線已經投入使用,可以非常準確地對不同種類的材料進行分撿處理。